走进包河经开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一辆造型有点卡通的小巴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中关村协创园5G自动驾驶微公交。坐进去绕园区体验一圈,车辆行驶平稳,绕避障碍、自动拐弯都不在话下,“科技感”十足。“这车去年7月投入使用,涵盖手动驾驶、遥控驾驶、远程驾驶与自动驾驶4种控制模式,车身设有8个坐席,荷载14人,适合在景区、园区、厂区等限定场景实现短途摆渡。”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昌春介绍。
离微公交不远,一辆名叫“蜗小白”的无人驾驶清扫车也在紧张忙碌着,只见它沿着园区里的道路,“尽职尽责”地清扫着路面,碰到有东西挡住去路时,它还会“礼貌”地请他让路,随后便会倒退、绕开,继续它的“本职工作”。“‘蜗小白’属于L4级别的无人驾驶设备,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于一体,可脱离人工操作,自主在路面上完成清扫、洒水、垃圾收集等工作。”“蜗小白”的开发公司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总经理葛晴说。
发展智能网联车产业,合肥并非起步最早的城市,却是发展步伐最快的城市。以包河区为例,该区在全省率先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包河经开区以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为载体,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加快项目招商和资源引入,目前已集聚了仓擎智能科技、北科天绘、博清科技等2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涵盖整车制造、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车联网、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
有了“聪明的车”,怎么能少得了“智慧的路”。去年8月,安徽首条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示范线公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条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示范线项目建设为广大市民感知‘未来汽车’魅力搭建了‘一站式’体验平台。”该条路线的承建方之一百度公司智能交通业务战略合作总监张云峰说。
据张云峰介绍,目前,他们每天都会安排一辆车在这条路上行驶,一方面是作为展示,另一方面是对系统进行实际路测,收集数据。“目前我们正在跟包河区沟通,下一步有可能是将包河区全域路段进行智能网联开放,让路变得‘更聪明’,同时未来几年我们将投放100辆智能网联出租车。”张云峰说。
塘西河4.4公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只是合肥打造的第一条智能网联道路。目前,滨湖森林公园智慧化改造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年底,这里将实现自动驾驶科技旅游观光车、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安保车等场景和园区智能管理。九游会